首页>>热点 > >>正文

全球短讯!红桥区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

2023-06-29 17:03:08 来源:天津长安网

今年以来,红桥区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结合法院工作职能,研究制定多项实际举措,以高质量司法助推高质量发展。

创新举措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相关资料图)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感谢法院把庭审设在社区。”刚刚签完调解笔录的于大爷露出久违的笑容。

今年5月,红桥区法院民四庭分别收到于大爷和老伴起诉其子的两起赡养费纠纷案件。法官一方面积极同原告、被告沟通,另一方面将案件详情及时推送给家事调解员和驻街道法官工作站。考虑到原告年事已高,法官决定将开庭地点定在社区。在承办法官、家事调解员和驻街道法官工作站的联合调解下,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案件顺利审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不仅解决实际问题,社区法庭还在普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中,该院民二庭法官来到咸阳北路街道,将庭审开在了社区。最终,案件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庭审后,不少居民踊跃提问,法官以案释法,进行法律风险提示,告知群众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与此同时,法官还向居民现场演示微信小程序网上立案、网上庭审、线上证据交换、联络法官等功能的操作过程,详细展示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让社区居民现场感受“线上庭审”的方便快捷。

“这种化解纠纷的方式太好了,效率高、成本低,方便快捷。”几天后,某企业的当事人在多方联合调解中同样感受到了便捷。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经营不善发生资金断裂,无法及时向电梯、检测项目的承揽方结算费用,致使多家公司陆续到法院起诉。接到起诉状后,红桥区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

房地产公司称,现阶段资金紧张,正在积极协调财产变现偿还债务,如果相应财产被查封,将陷入僵局,希望法院可以再与对方沟通。法官与区工商联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共同对企业开展诉前调解。

经过多次释法说理,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约定最终还款期限。几家企业在人民调解协议上签了字,向法院递交了司法确认申请书。法院当天完成审核,依法对4份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为协议履行上了一道“安全锁”。

一直以来,红桥区法院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行政诉讼异地管辖等领域改革创新,合理调配审判资源,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今年上半年,该院就典型案件到社区开庭20次,通过法官工作站、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等途径诉前化解涉企业纠纷107件,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24次,为辖区群众和企业送服务、答疑惑、解难题。

打出实招

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红桥区法院坚持稳中求进,聚焦公正与效率,持续增强涉企业案件审判执行工作质效。今年以来,该院妥善审结各类涉企业案件2313件,涉企业案件调解撤诉率达48.45%,执结涉企业案件946件,执行到位标的3.92亿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019年,本市某体育公司与被执行人贵州某石材公司签订石材买卖合同,购买相关材料。该体育公司支付货款后,对方并未按约定发货。经多次沟通协商,对方仍未履行供货义务,并拒绝返还货款。红桥区法院经审理,判决该石材公司返还该体育公司货款共计80余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法官经调查发现,该石材公司名下没有任何可供执行财产。后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称,该公司现处于开工经营状态,经常有货物进出厂区,请求执行法官前往贵州省异地执行。

红桥区法院执行局干警辗转来到被执行人所在县城。在当地法院的协助下,驱车1个多小时,最终到达被执行人位于大山深处的厂区。经过一天的谈判协商,被执行人当场支付20万元案款,承诺2个月内支付剩余货款。为督促被执行人按期履行,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厂房车间内相应价值的石材进行原地查封,指定了保管人和担保人。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采取“放水养鱼”的活封方式,尽量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和企业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赢得了被执行人的认可。

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一直是胜诉当事人的困扰。红桥区法院出实招见实效,让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

申请执行人张强(化名)与被执行人李刚(化名)因借款纠纷诉至红桥区法院。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因李刚未按约履行,张强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经财产调查,没有发现李刚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在此期间,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双方协商,李刚先后3次作出履行承诺。前两次违反承诺时,经过执行法官释明法律后果和说服警告,李刚在支付了部分案款后重新作出承诺,结果仍未按期履行。鉴于李刚多次违反承诺,执行法官决定对其采取拘留措施。在法警的协助下,当天完成送拘等各项准备工作,将李刚送至拘留所。被关押3天后,李刚通过家属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愿意还清全部债务,申请执行人最终如愿收到案款。

(图片由红桥区法院提供)

标签:

最近更新

更多》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