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有序发展,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定地扛起守护平安重任,打造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是每一名政法干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委政法委“38条措施”出台以来,本市政法干警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安心和放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法力量。
(资料图片)
织密治安防控网 群众安全感不断攀升
“本来我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咱们民警一直没放弃,真是太感谢了,天津民警好样的!”“五一”期间,外地游客张女士游玩时不慎将手机遗失在商场。
公安南开分局鼓楼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展开工作,根据张女士提供的行进路线和手机遗落时间等信息快速查找,最终将手机找回。张女士为天津民警的办案效率“点赞”。
科学部署执勤警力,合理规划巡逻路线,全面加强人流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力度,联合景区、商圈的物业管理人员及安保人员,严密检查安防措施和消防设施,广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五一”期间,本市公安机关全力保障辖区治安秩序稳定,让群众安心享受假期生活。
擦亮平安“底色”,提升幸福“成色”,这便是本市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部署及市委政法委“38条措施”的生动写照。
用实干打造“平安天津”亮丽名片,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本市政法系统为推动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快查快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对社会影响大、危害严重的案件实行提级侦办、挂牌督办,解决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守护一方安宁,还要时刻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为了夯实平安基石,今年以来,本市政法系统不断践行执法司法为民理念,全市法院开展涉民生执行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展执行信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巩固深化解决执行难成果;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深化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提升基础防范和源头管控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建立四级平安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义警”等平安类社会组织;统筹推动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家庭等平安创建活动,健全完善重点场所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组织动员各方积极参与,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创建目标……亮剑攻坚,全市政法干警以忠诚担当书写平安答卷。
整合资源创新机制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到法院“打官司”,老百姓都想快点立案,早点判决。不久前,在西青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年逾六十的刘大爷拿到了一张“绿色通道”专用卡。
刘大爷的朋友张大爷购买了某小区一套房屋,被房地产开发公司强行捆绑销售地下车位。后来,张大爷了解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捆绑销售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故起诉至西青区法院,要求该公司返还购买车位费用,并委托刘大爷进行诉讼代理。
在立案便民窗口,刘大爷拿出了相关材料,负责办理立案审查的干警认真核对材料信息,在询问具体情况后,耐心向刘大爷解释法律规定,一次性告知其立案需补齐的材料。担心刘大爷难以记全繁多的诉讼材料,避免因遗漏材料再多跑一趟,法院干警还特意将材料名称写在小卡片上。第二天,刘大爷再次来到诉讼服务大厅,顺利完成立案手续。
诉讼引导、首问负责、绿色通道、一次性告知等便民举措相继出台,如今,西青区法院当场立案率达90%。全市法院系统均积极简化立案程序,高度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充分利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等线上办理功能,让立案及参与诉讼活动变得更加便捷。在审理环节,各级法院实施案件繁简分流,将物业纠纷、民间借贷等案件转入速裁团队集中办理,建立类案同审、多案连审的审理模式,持续推进“快审”。
本市公安机关同样站在群众角度,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真正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儿上。对于河西区的居民来说,以前办理机动车驾驶证业务、非机动车登记、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外省市户口准入等公安业务时,需要分别到市车管所、区政务服务中心、区交管安监大厅、公安河西分局治安管理支队等多个地方、多个部门办理。如今,市公安局大力推出便民服务“一窗通办”,群众只需走进一个派出所,就能享受到办理这些业务“一站式”服务。
4月28日,马先生来到公安河西分局马场派出所,为孩子办理了户籍迁移和姓名变更,又为父母办理了跨省亲属户籍投靠业务。“3个业务一次全都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马先生对派出所“一窗通办”高效便民服务表示衷心感谢。
沉得下、扎得深、做得实,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本市政法系统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有效提升了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要回了工资。”今年4月初,外来务工人员刘某通过北辰经济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拿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保障工资支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不久前,刘某等人在北辰开发区某工地打工时遭遇欠薪,遂向北辰经济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寻求帮助。
在查清事情经过后,“调委会”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双方代表进行协商,在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切身利益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调解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终帮助刘某等人顺利拿到“血汗钱”。
积“小安”成“大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纠纷消弭于萌芽,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应有之举。
今年以来,本市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创建并推出一批乡镇(街道)“枫桥式”工作法,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定期组织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健全检察听证工作机制,将司法保护和关爱向特殊群体倾斜,聚焦外来务工人员追讨薪资、残疾人权益保障等方面,持续办好检察为民实事。开展多元解纷品牌创建活动,推动“无讼社区”“无讼商圈”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打造“红哨”志愿服务品牌……用实际行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平安法治温度。
为民初心永不改变,守护平安永不止步。为打造安全稳固的政治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持续稳定的治安环境,全市政法干警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道路上奋斗不息,让平安天津成为津城百姓心中的温暖底色。